条形码,条码,条码打印机
产品 文档
首页 公司信息 新闻中心 条码产品中心 RFID专区 条码知识 条码字典 解决方案 成功案例 客户服务 简体/繁体/English
条码技术知识向导
·条码 条形码
·二维条码 二维码
·条码打印机
·条码扫描器
·条码标签 不干胶标签
·条码色带 碳带
·RFID 电子标签
·数据采集器
条码软件系统推荐
·仓库管理软件
·固定资产管理软件
·生产管理软件
·RFID应用系统
星创服务
·公司简介
·星创条码在线
·服务范围
·条码生成
·条码软件驱动下载
·条码 条形码

移动RFID 让食品随时“安全可见”

  2011/8/31 10:39:46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奶粉、饮料、瓜果蔬菜,这些原本应该帮助我们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食品,如今竟成了人们谈之色变的健康杀手!

  食品安全领域乱象频出

  今年以来,国内食品安全可谓乱象频出、险象环生,从“瘦肉精”到“染色馒头”,从“毒血旺”到最近的“黑心烤鸭”,从“塑化剂”到被中国奶业被誉为“全世界最低标准”,此起彼伏的食品安全事件刺痛国人原本脆弱的神经,更拷问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

  虽然频出召回和赔偿,但只是亡羊补牢的做法,能够安抚一时,却无法从根本上杜绝国内食品安全漏洞、有效提高食品安全保障。要想堵住食品安全漏洞,在信息化日益发展、渗透各个行业的今天,在食品安全管理和监控体系中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已成为必然的趋势,IT技术已能够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而3G移动互联网的到来,加上RFID的助力,让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可查检食品的安全,甚至连农产者、生产者的“尊容”也能随时随地可见。


  如此“看得见”的食品怎么不会令人吃得安心舒心?可惜这种境况并不是发生在国内,而是本,而且让消费者随时随地能“看得见”所吃食品的“全部尊容”早在2年前就有了,只不过如今已扩到2/3的全日本生鲜食品架上。

  众所周知,日本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近乎苛刻,全球闻名,日本消费者购买“能看见面容的食品”就是运用IT技术,让食品安全高度透明可见,以满足日本人安全消费的奢好。

  手机+RFID让农产品随时带着“身份证”,“看得见”吃得安心

  在东京大井町层一家知名食品超市,能在生鲜食品销售区容易找到了这种“能看见面容的食品”。随便抓起一袋番茄,发现包装袋标签的左上角有一个十位数的ID号码,下方几行字写道“福岛县耶麻郡猪苗代地区,石田宣崇的番茄”,标签的右下角有一个正方形的三维QR码(这种三维空间条码比普通条码可储存更多资料)。

  只要掏出一部智能手机,打开读码器对准QR码,手机屏幕上就会出现一行链接信息。按下确认键,就可以看到石田宣崇夫妇在自己家蔬菜大棚里的合影。下方的文字介绍包括所栽培的番茄的品种、简要栽培方法、商品特征等信息,还有用番茄为原料的推荐菜品的烹调方法。


  在这家食品超市,我们常见的蔬菜和水果,如青椒、菠菜、茄子、黄瓜、山药、红薯、梨等都至少有一个品牌配有这种提供生产者详细信息的标签。

  而“能看见面容的肉类”则告诉消费者的信息更加丰富。以黑毛日本牛为例,首先是就外观以及每百克肉所含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的含量与荷斯坦因牛进行对比。具体到各家农场生产的黑毛日本牛,信息不仅有生产者的姓名、地址、照片,还包括牛饲养过程中使用的饲料、药品、用药目的、宰杀牛和加工牛肉的屠宰场和肉类加工厂的名称、地址、电话等。附加文件则包括牛的血统证明书、饲养证明书和检疫证明书。

  据悉,目前日本已有一半以上的农副生鲜食品店摆售“能看见面容的食品”,食品来自日本全国上千个产地的上万名生产者。“能看见面容的食品”只限定于日本国产的农产品和水产品,公开生产者的照片等信息,是为了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日本几十年经验的积累也造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公共食品安全管理系统。日本早在1947年就制定了《食品卫生法》,先后对《食品卫生法》进行了10多次修改。根据2006年新修订的《食品卫生法》,日本开始实施关于食品中残留农药的“肯定列表制度”,将设定残留限量标准的对象从原先的288种增加到799种,而且必须定期对所有农药和动物药品残留量进行抽检。另外,农林水产省设立了“食品安全危机管理小组”,建立内部联络体制,负责应对突发性重大食品安全问题。

  为了让消费者放心,日本有关方面还建立了农产品生产履历管理系统,要求生产、流通等各部门采用电子标签RFID,详细记载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的各种数据。但是由于查看农副产品,受囿于传统PC或由店商提供的扫描仪,消费者尚不能当场、随时随地、全面看到真实、第一手的食品消息。于是近年,日本电信商就研发推出了一种嵌入扫描RFID、兼具小额支付功能的智能手机,能让消费者用自己手机当场扫描识别码、查对“能看见面容的食品”的相关各种“身世”信息,让日本消费者吃得更放心舒心。

  从食品行业的整个供应链来讲,产品从供应商、工厂、仓库再到经销商,这一阶段的食品管理可以得到保障。可是从经销商到零售商、商场,再到最终的消费者,还有很多环节,这阶段对食品的管理就不容易进行追踪与管理,尤其对消费者来说,更不易查证。此时应用RFID管理就较为可行有效。RFID是一个100%追踪食品来源的解决方案,因而可回答消费者有关“食品从哪里来,中间处理环节是否完善”等问题,并给出详尽、可靠的回答,加上智能手机的助推,就可有效监控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发挥其随时随地给厂商、管理者、消费者提供详细信息的作用,而这一切也与现在物联网的概念不谋而合。

  因此日本利用移动RFID来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和监控体系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移动RFID挑战不小

  然而对国内而言,成本是影响移动RFID推广的一个重要问题。RFID的成本虽然已经下降了很多,但由于农副产品数量众多,而且有些农副产品本身价格就很低,所以使得移动RFID的成本依然相对较高,要使国内农副生鲜产品象日本那样随时带着“身份证”售卖、让国内消费者也能随时查看的“食品面容”,还有较大一段距离要走。


  以生猪养殖为例,如何将猪耳标中的RFID数据转移到屠宰后的一块块中来、并最终顺利到肉市售卖,由此让消费者能用自己手机当场扫描识别码并查阅猪肉的各种“身世”及养殖者的信息,但这一所有过程所产生的总成本将较大,因此如何分摊等问题都会影响移动RFID技术在生猪饲养等中的应用。

  再者,目前一个具备移动RFID扫描、可视功能的智能手机价格不菲,也制约普通老百姓的应用。

  还有,我国食品物流信息化发展还不快,一方面是因为食品物流属于多层管理,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监管制度。这样一来,就使食品物流市场变得分散,监管难度增大,食品物流信息化尤其是移动RFID的推广就较难以施行。

  另外,远程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也是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应用中需要防止对移动RFID标签内容的非法读写与篡改,保证RFID标签数据安全、准确,保护商家的经营数据隐私。

  勿庸讳言的是,IT技术不是万能的堵漏灵,移动RFID是一个工具,也只能是个工具。关键还在于,从业者的良知和诚信、管理者能不能担负起应该肩负的责任。只有负责任的管理者才能更好地利用IT技术提升监管能力,也只有有良知的从业者,才能更好的利用移动RFID等IT技术来有效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和监控体系,保障百姓饮食安全,否则,一切都是浮云。

·相关新闻文章:

·以切实的行动推动产业的发展(2011/8/29 8:47:07)
·RFID助力加拿大H?tel-Dieu d'Amos医院补充耗材(2011/8/24 9:07:41)
·冷链物流装备行业RFID标签应用推广受成本限制(2011/8/20 10:22:33)
·Awarepoint 宣布兼并 PCTS(2011/8/17 11:06:08)
·医用大麻使用EPC标签实现全程追踪(2011/8/15 9:33:17)
·汽车佩带“电子身份证” RFID公司受益车联网(2011/8/10 9:18:16)
·油价上涨车辆“油改气”车辆加贴“电子标签”(2011/8/6 9:11:51)
·ETC未来关键在服务(2011/8/3 9:24:00)
·RFID在新闻出版业的应用趋势(2011/7/30 14:24:18)
·海地利用 NFC RFID手机跟踪饮用水预防霍乱疫情(2011/7/27 11:49:40)
条码 | 条形码 | 条码打印机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公司招聘 | 网站合作 | 留言反馈 | 网站地图 | 业内友情链接 | 更多友情链接
Copyright (C) 2003-2011 广州星创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Www.Gzxc.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5008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