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条码识别技术来管理固定资产的新思路,不仅终结了固定资产管理的“散漫”时代,还发掘出了这项老技术的新用途。
6月中旬的广州,天气十分潮热,位于广州花都区新华镇云山大道东的花果山加油站,一名身着工作服的员工手里拿着一个黑色对讲机模样的手持终端,正在加油设备面前输入条码信息。
仅仅是一声清脆的“嘀”声之后,关于这台加油设备的相关数据就已经出现在了加油站财务室的电脑屏幕上。紧接着,这些数据很快通过互联网上传到公司总部的服务器,并自动生成了相应的盘点数据以及实盘明细表。然后,财务人员再根据实盘数据和资产数据进行核对,生成盘盈或者盘亏的明细表。
诸如此类的场景,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石油分公司(以下简称“广州石油分公司”)内部已经上演多时,即使是最普通的加油员,也已经习惯于通过条码技术来了解用于生产及办公的固定资产。
据该项目的实施方盈致自动识别技术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介绍,从技术趋势的角度看,条码识别技术在固定资产的应用能结合移动网络,实现适时数据传输,但要实现这一功能,需要进行相应的软件升级,同时在硬件方面也需要投入,并缴纳一定的移动信息费,因此其资金需求相应较高。但已有公司对此感兴趣,广州石油便是其中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