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菜市场买菜也有电子购物凭据?记者昨日获悉,广州市已在东川新街市试点推广电子条码打印计价秤,随后将在越秀区数十家肉菜市场推广,取代手写的购物凭证。
昨日,记者在东川新街市一肉档前看到,市民陈女士要了一个猪腰,档主将猪腰放在电子计价秤上称重后,计价秤就自动出来一张条码打印凭证,只见上面写着“猪腰 净重(kg)0.360 单价(元/ kg)26.00 总价(元)9.36 生产日期 07/06/07 东川新街市69档”。然后,档主将该凭证贴在商品袋上给了陈女士。陈女士告诉记者:“有了这张单,觉得有保证,如果回家发现有问题,也知道可以索赔。”
该市场的负责人表示,今后凡在市场购买每一件商品都有条码打印凭证,这样就有了一个跟踪食品质量的凭证,而且非常便捷。
其实,“买菜开小票”并不新鲜。广州市早在2004年就开始在大型超市和肉菜市场推行索证索票制。在全市各大肉菜市场和农贸市场的每个档口前,都可以看到悬挂着的一本黄色小纸片,上面写着“广州市农贸市场购物凭证”。买菜索取小票后,当所购肉菜出现质量问题时,就可以凭票进行索赔。
但是,记者在广州多家肉菜市场调查发现,由于宣传不够,很多市民不知道买菜可以索票,也不了解这些小纸片的用处。同时,由于票据需要档主手写“商品名称”、“数量”、“日期”等信息,这就给档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很多市场为省去这些不必要的程序,并未主动给消费者提供购物凭据。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大部分市民都不太注重索票,个人消费者主动索取率估计在10%左右。索取小票者大多是一些单位顾客,主要作为采购凭证。
对此,广州市工商局表示,对于未能给消费者提供购物凭据屡教不改的市场和个人,将会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