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发展RFID之可能瓶颈
(一) 隐私权问题:
RFID Journal和市场研究机构ABI,共同进行的一项名为「RFID Journal Live」的调查显示「采用RFID技术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对企业的供应链进行透明管理,有效降低成本,但最近RFID的安全性也非常令人关注,很多公司推出了增强安全性能的RFID 产品。」因为没有人会因为它使用起来方便而自愿让个人隐私权曝光。
(二) 失业问题:
企业采用射频识别系统后,将接手原来由人工完成的工作并进一步取代人工操作,其衍生而来的的问题,将是许多的劳工面临失去工作的危机。
(三) 技术的突破:
根据机构Auto-ID Center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即使贴上双重卷标,RFID卷标牌仍有3%无法判读;只贴一个标签的吊牌则只有78%正确判读。此外,射频识别标签与读取机具有方向性及射频识别讯号容易被物体所阻断,亦为射频辨识技术未来发展的一大挑战。
(四)成本的降低:
RFID系统不论是卷标、读取器和天线可望随着各大业者应用而使制造成本大幅降低,另外著名顾问公司麦肯锡分析指出,厂商不能只着眼于RFID未来价格下跌就垂涎不已,因为这项技术还需进行企业资源规划(ERP)软件升级,而这部份可能所费不赀。
(五)国际标准的制定与推行:
标准化是推动产品广泛获得市场接受的必要措施,但射频识别读取机与标签的技术仍未见统一,因此无法一体适用。而不同制造商所开发的卷标通讯协议,适用于不同的频率,且封包格式不一。就目前看来,现在普遍使用的134KHz和13.56MHz因传输距离不够长而限制了阅读器和RFID标签间的传输距离,使得若干标签不能有效地被读取,而跨越UHF频段的最大问题是既有之绝大多数的RFID系统和卷标供货商,以及设备无法支持UHF频段。也因此,各公司、自动识别中心与国际标准组织都正致力于订定射频识别标签的标准,以求所有的标签能与任何读取机兼容。
七、国内外RFID发展之现况
由于RFID被列为本世纪十大重要技术项目之一,所以世界各国无不全力发展,由一些统计数字来说明,在过去十年中,即有六千多种的关于RFID技术的专利申请。
(一) 国外发展现况
国外发展最著名的例子即是年营业额占全球零售业两成,美国零售业的六成,被美国「商业周刊」称为全球企业新独裁者的Wal-Mart百货公司。在2003年11月5日,全球一百家Wal-Mart百货最大的供货商全数聚集于Wal-Mart百货位于美国阿肯色州罗杰市的总部,现场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零售相关业者、重要的科技公司像是甲骨文、SAP、IBM等都有代表参加,国内永丰余公司董事长也派了其公子何奕达与会。在这一天是被Wal-Mart百货视为充满烟硝味的D day(一次大战联军登陆法国诺曼底半岛,启动胜利反攻的日子)。Wal-Mart百货正式宣布,到2005年底截止,所有供应Wal-Mart百货的商品装箱上,都要有应用RFID技术的电子商品条形码。Wal-Mart百货预期能从新技术进一步降低成本,尤其是与库存流程相关的物流失误与降低人力成本。一位分析师估计,Wal-Mart百货完成建制后,节省成本预估每年可达84亿美元。
1990年波湾战争时,美国军方运送到前线的补给物资与药品,有七成都必须经由人力开封确认里头的物品是什么,因此耽误了许多宝贵时间。去年对伊拉克的战事,美国国防部就在军用物资箱上装置RFID卷标,扫描一秒钟就知道里头装了什么。许多欧美国家高速公路有电子收费站,只要凭着黏在车上的RFID辨识卡片,就可直接通过收费道、自动扣款,不须停车。美国太空总署想用这种技术追踪发射到太空中的东西。DHL在试用RFID来管理每年大约一亿六十万个包裹运送。澳洲政府想用来管理比澳洲人口多许多的袋鼠。
另外,如英国航空公司正进行RFID的试验计划,并允许某些特定的智能型RFID在扫瞄的同时改变该RFID的记录内容,毋需重新换贴另一个新的RFID。如此将使航空公司利用RFID上之重量数据的加重而很容易侦测到旅客利用转机夹带非法物品的可能性。此外,旅客报到时不再需要使用扫瞄条形码器,亦可达到简化手续流程的好处。而日本的国土交通省和新东京国际机场在2001年10月起,亦开始试验RFID加附在行李箱的试验,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香港国际机场、旧金山和温哥华国际机场亦将陆续导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在数年前即已进行RFID标准的制定工作。还有各国码头货柜的运输管制作业,将检查过的货柜加上RFID标签进行密封,有效防止货柜内物品不被调包,并追踪整个货柜行进的路线。中国大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最近宣布,正式成立「电子卷标」国家标准工作小组,负责起草、制定中国大陆相关「电子卷标」国家标准,使其既具有中国大陆的自主知识产权,同时和目前国际的相关标准互通兼容。香港行之多年的八通达卡是由RFID芯片及读取机制造,全世界最成功的非接触式多功能智能卡,其应用范围囊括停车场、便利商店、快餐店、电影院、自动贩卖机、游泳池、住宅、保全系统及校园通系统等,真正做到「一卡在手,四通八达」。
(二) 国内发展现况
政府方面:经济部技术处92年度起即开始透过工研院系统中心推动高频RFID的研发计划,研发内容包括IC芯片、天线、读取器等重要技术,如完成IC芯片开发,就可使RFID更能多样化地应用在各方面。工研院系统中心也接受经济部商业司与技术处委托,执行RFID应用及研发相关计划,也举办「2003 RFID商业应用发展策略论坛」,由经济部施颜祥次长主持,与会包括行政院科技顾问组钟干癸顾问、永丰余公司何寿川董事长、工研院李钟熙院长,以及产业界与学界代表。讨论内容涵盖RFID技术应用和需求面与生产供应面的问题。会议中共同凝聚出我国RFID产业之推动方向与共识,建立包括研管、应用、标准及法规之整体系统开发管理,以共同推动我国RFID产业价值链之发展。同时工研究也计划在2004年1月中旬筹组RFID研发联盟,工研院系统中心项目经理吴念祖表示,RFID在低频率产品已被广泛利用,政府所推广的高频RFID目前仅有飞利浦电子、永丰余造纸及新竹货运三公司引进(92/12/22工商时报),整个成长空间还相当大。此外,商业司目前也正在进行美国因911事件所衍生出来的SST计划(Smart & Secure Tradelanes Initiative),主要即是将RFID与货柜结合来进行货柜追踪与安全管控。
民间方面:台湾RFID最为代表性的杰作非悠游卡莫属了,凭借内部的RFID芯片与四周的线圈,凡是搭公车、捷运及停车场停车皆可用一张悠游卡解决,未来甚至连出租车与路边停车都以悠游卡收费。交通大学科管所及电子所的11名研究生,以「Intelligence Inside--RFID无线辨识系统」项目,荣获第二届「台湾工业银行创业大赛」首奖。他们的创业计划是利用RFID在数字信息、无线通讯传输及加密技术上的优点,应用到航空及货运运输、物流仓储、保全系统、人员管理及动物芯片上。该队出线的原因除因计划周延、分析缜密、表达技巧熟稔外,更重要的是对新产品价格及市场优势的掌握,显示该计划具有的商机。另外中华、裕隆等台湾汽车业者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引入使用来做零件管理,由于汽车业组装不但零件繁多,且步骤复杂,因此厂商运用RFID芯片卷标,来确认每一零件、步骤是否组装完成。由于射频识别的电波不会干扰到院内医疗仪器,在SARS期间,工研院与台北医学大学更是将RFID充分运用医学上。工研院在新竹东元医院中装置感应器,并且让院内所有人都配有装有RFID芯片的识别证,一旦查觉有人发病,二十分钟内就可以清楚知道发病者和活动路径;而台北医学大学也使用配置RFID芯片及体温传感器的腕带型标签来掌握病患与员工的状况及接触史,未来,RFID芯片更可以藉由PHS及ADSL传送讯号以提供独居老人居家生活照顾呢!而台湾部分高科技制造业者,如晶圆厂、封装厂,也有以RFID追踪晶圆及容易遗失物品的应用方式。